据日经报道,两位中国经济学家在演讲中指出,官方数据未能反映国家面临的问题,这与政府试图描绘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光明”图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根据演讲的记录,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中国过去三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被高估了10个百分点。
此外,他还提到在同一时期,共有4700万人找不到正式工作,这表明失业率被严重低估。这些内容来自。
高善文还提出,与官方叙述不同,年轻人已不再是消费的主要驱动力。
他观察到,在年轻人口较多的省份,消费者支出增长反而比老年人口占比更高的地区要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年轻人对收入增长的预期不断下降。
在周二一次广泛通过中国社交媒体平台直播的会议上,高善文说道:“社会现在充满了‘活力的老人、懒散的年轻人和绝望的中年人’。”
高善文并非唯一一位引发热议的专家。
上个月,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表示,由于食品价格波动较大,官方消费者物价指数无法准确反映国内需求。他建议通过调查低技能劳动者,例如送餐员和网约车司机的情况,更准确地衡量经济健康状况。
他还指出,中产阶级的萎缩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
付鹏在11月24日上海的一次闭门活动中说:“每当经济收缩,首先受影响的总是底层人群,但这几乎不会反映在宏观经济数据中。”
他的这番话的记录上周末在网上流传。
两位经济学家的讲话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许多人称赞他们是“难得的有良心的宏观分析师”。
一位微博用户写道,他们的分析像“一石激起千层浪”,直击公众心声。
这位用户还说:“他们说了实话,一针见血。是时候醒过来了,不要再沉醉于繁荣的幻想。”
过去一年,中国高层加强了对负面言论的审查,并要求官员宣传经济的“光明前景”。
今年1月,中国国家安全部门还警告公众提防抹黑经济的言论。从那时起,持不同观点的评论逐渐从中国媒体中消失。
然而,这种积极宣传的行动对提振疲软的信心效果甚微。长期的房地产低迷没有任何好转迹象。
国内消费虽有所改善,但私人投资依然低迷。
今年9月,中国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为企业和购房者降息,以及一项价值1.4万亿美元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计划,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
如果无法提振国内需求,未来几年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可能对中国出口加征关税的威胁将对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冲击。
虽然中国今年设定了“约5%”的GDP增长目标,但官方似乎也在转向管理公众预期。
人民日报周三发表社论称,增长速度放缓是可以接受的,没有必要“崇拜”速度。
高善文和付鹏的言论,也加剧了外界对中国官方经济数据准确性的长期质疑。中国统计局表示,随着严格的疫情相关限制解除,2023年增长率从2022年的3%反弹至5.2%。
但智库荣鼎咨询基于信用卡借贷和房地产投资等微观数据的分析估计,实际增长率去年可能仅为1.5%。
英国经济研究机构TS Lombard的计算结果为3.6%,远低于官方数据。
尽管官方数据显示就业情况有所改善,但中国疫情后的劳动力市场问题仍令人担忧。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0月,城镇地区调查失业率为5%,低于2022年4月的6.1%峰值。16至24岁非大学生群体的失业率已连续三个月下降至17.1%,这个指标在去年6月创下21.3%的历史新高,随后中国停止发布这一备受关注的数据,并通过剔除数千万大学生调整了计算方法。
高善文估计,有4700万人可能已经返回农村老家或从事兼职工作,因此未被纳入城镇失业率统计样本。
经济放缓对年轻一代的打击尤为严重。在就业不安全感增加的情况下,他们减少了支出。
“疫情后,年轻人是购房的最大群体,”高善文说,“他们对未来越缺乏信心,越不愿意消费或购买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