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留美回国2年,疫情之下,我为何想再去加拿大留学?

文 | Erica

受疫情所困,今年几波人很惨,准留学生绝对占一波。

而我,这位大龄海归,又“不幸”成为其中一员。

在这之前,我已在海外留学+工作共六年。不过从去年底开始,我又重新开始了漫漫申请留学之路。而我这次的目标国是:加拿大。目前,我已经收到加拿大一所大学的offer,即使现在疫情影响严重,应该也不影响今年9月份正常入学。


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

一、现在选择留学加拿大的理由

为什么我在美国已经学习4年,又回国工作两年之后,仍选择去加国留学呢?

几方面考虑:

第一,留学加国花费不大,时间不长,政府有开放的工作的机会。


多伦多大学

加国的学校多半为公立,我看了学费,普遍可以接受。甚至以我自己工作两年的存款都是可以覆盖的,压力不大。

而且加国政府给留学生的工作条件优惠。基于我已有的工作经验,我在上学期间也能工作了,所以这个学基本等于进修。

另外,我个人之前在美国也工作实习过,英语能力可能稍微好点,也会些法语。

因此我感觉,留学能再一次给我一个在国际背景下,运用我的语言能力和多元文化背景工作的机会。

以加国政府吸引人才的友好政策,和我自身的背景,应该会比较有就业竞争力。

为什么这次不选美国了呢?

也很简单,美国的政策现在对华人不是那么有利。

美国留学工作的系统非常有趣:大多数时候,毕业了你需要比较长期工签找到工作;但同时,你只有找到工作了才会被发一个比较长期的工签。

这个工签下来,每年需要续,这又给了很多老板压榨你的机会。而你自己也会在这种不安全感中惶惶不可终日。

而且,自特朗普上台以来,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公司里的华人的天花板都越来越低。

这样一来,留美的性价比大大不如加国了。


第二、我中间转过一次行。如果去加国能有留学+实习经历,在专业上更容易走得远。

这次选择加国,倒不会挑学校的排名。主要是看城市和实习机会。

我的专业在西方有成熟的体系来做,国内比较难。但海外需要语言好。

之前念书的时候,有些机会,也因为自己不够成熟,能力也差,经济条件也不好,所以最终也没成气候。

回国工作之后,年龄增长了,经济压力也缓了些,也更明晰该怎么做了。

而这次留学的选择能够再次为我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去进步,也是一个缓冲。

第三、我所从事的工作在国内加国都可以做。但加国做起来,性价比更高。

这是我回国两年之后得出的一个事实。

我如果能在加国继续我的工作,我的生活质量将上升。而留学,会给我这样的机会。

现在很多留学生像我当年选择回国一样,觉得国内市场大,发展快,很有活力,适合年轻人。

比如我的一位前同事,我进公司半年后她来了,放弃了已经到手的美国工签(可以转绿卡的那种)回来的。

我问她为什么,她的回答就是这样:美国寂寞,找不到对象,国内市场大,可以做的事情多,发展快,可以和家人离得近在一起。

她的想法我是理解的。因为在国外的时候,我也有过一段瓶颈期,觉得身在他乡死了都没人知晓,而且西方人很多无知且傲慢,跟他们相处也很心烦。而国内媒体传递的信息都是,经济高速,市场广阔,潜力无限。

但一年后,我和她的交谈变成了:国内市场大,但单个收益低;确实发展快,但需要拿命拼,而且你付出很多,却得不到对等的回报;年轻可以拼拼,但过个一两年,好不容易存点钱还砸医院了。

当然国内确实有方便的地方:快递、外卖和交友容易。这几点确实不假的,我出国了也一定会怀念这些。

但另一方面是,我回国以后,消费降级的速度比我快递的速度快多了。

这里面的一个事实是,如果我用国内赚的人民币出国旅行,购买大牌,那都是奢侈消费;而如果我在国外,有工作的时候,这些都还算正常消费。

国内外卖有很好吃的,但依然贵。我和朋友会定时去吃点好的,花费200-500人民币。我会有很大的负罪感。便宜的,不好吃也不健康。这样一来,我在国内能够经常吃的食物水平和国外又没差了。

大家可以说,自己在家做。但事实是,一线城市,想月月几万的收入,没有时间的。相反,在海外倒是更有时间和精力。

自私点说,我接受不了这个消费降级。

国内有趣可做的事情确实多,但当你的时间被上班挤压了之后,能娱乐的机会也跟国外差不多了。国外是无聊,但真的,没那么无聊。


加拿大户外运动

同事给我举了个例子:以前她在加州,天天开车上下班,看着外边蓝蓝的天,寂寞却惬意。在周末还能约周围的华人小伙伴去K歌吃火锅。

回国之后在一线城市,想开车,开到公司已经累得不行了,因为空气和堵车。

后来搬到公司附近,骑自行车,每天一脸带着灰尘的汗水。以前想的,能找到对象和和家人离得近,也没实现。老家不在一线城市是回不去的,谈恋爱的成本在国内根本付不起。而西方一些人的傲慢变成了国内一部分人的无礼。

总之,在海外想象中的国内的优势,回国之后发现与自己并无太大关系;而在国外的优势,回国之后丧失殆尽。

当然,如果是富二代或者本来就住一线城市手握几套房的,当我没说。

说下我个人又打算转战海外的直接动机吧。

我在海外呆了这些年,从某种程度上,习惯了西方人的那种 “冷漠” 却体面。

回国之后,我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老板非常非常好,讲理且温和,只要加班,从来都给补贴。而且开工资很高。

这些都是事实。但,公司把员工当小孩,也是事实。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这是中国文化的泛家族化倾向。有人可能习惯也享受这种文化,但不是我。

我并没有和公司任何一个人相处不好,但有时候,他们的善意就是一种委婉的道德绑架。

感恩、听话和成长的说辞弥漫着公司。

就好像我当了几年大人,又突然回到了初中。需要像一个天真无知的孩子好奇地盯着大人们说的一切,并表示崇拜和感激。

没有一个习惯了做大人的人能在这种环境里坚持到底。

所以,我打算去加拿大再次留学,哪怕是去做一个学生,我会很轻松且有尊严。

二、疫情之下,准留学生不用慌

对于想要九月份顺利入学的准留学生来说,本来一二月份是提交申请,刷语言分数的最佳时机,结果:

除了二、三月份,雅思托福都没有开放考位外,各国的签证中心也纷纷关闭。

这让人猝不及防,完全打乱了大家的留学计划。

想要九月按时入学的莘莘学子们该怎么办?

作为一位留学六年的老人家在此,先给大家说几个小意见:

第一,文书材料先提交,语言成绩放后,不要太担心;

标准化考试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一道坎;但对学校来说,并不是至关重要的衡量标准。尤

其语言考试,就更不重要了。

大部分学校都是可以之后再提交语言成绩的,一部分学校会提供语言课程。

有些同学可能不愿意上语言班,浪费时间金钱,那么给学校发邮件说明下情况特殊,目前先不提交语言成绩没什么大问题。

我曾经咨询过常青藤教授,问他们标准化成绩意味着什么?答复是:意味着这个学校是适合你的,你来这个学校不会给自己带来一场灾难。

是的,英美法加的大学,普遍特点是,宽进严出。

要进去不那么难,但要出来可能就非常非常难了。所以设一个标准化成绩的门槛,一个作用也是保护进去的学生,毕不了业或者真的能力更不上,对人生也是种损害。

基于这个思路,大家可以在自己的目标院校上想一想,哪些方面可以证明自己有能力胜任完成学业的要求。

对于对语言要求实在苛刻的学校,没有语言成绩可以提交一篇篇幅不长的学术写作范文。证明自己的英文表达能力和研究能力。

第二,如果简历和文书还有改动的空间,做点事添加一些经历;

如果还没有提交申请的,永远还有机会在文书和简历上下功夫。

这段时间如果被困在家,出去实习可能是困难的,爸妈也不太会同意。

不过可以找点志愿者之类的工作做做,或者在网络上写写文章,做做远程分析啥的还

是有机会的。

想想,如果现在大家的申请进程都是停滞的,那在网络工作上下功夫,也会对申请很有帮助。

第三,实在不行的,稍微降低对学校排名的要求,去了再转;

    

每个人的情况毕竟不同,有些同学也可能真的没有时间等待,也输不起。

这种情况,如果急着拿到录取通知,可以考虑降低对学校排名的执着,先申请完全有把握的学校。

外国的学校大部分都是有转学机会的。进去了,如果学校排名不是那么满意,好好学,好好和教授保持关系,都是有机会转去更好的学校的。

而且别过不去心理上的坎,其实有时候去了个排名不那么好的学校,没准儿发现就业机会也多,校园文化也喜欢,学业也不是那么繁重,对自己未来的规划甚至更清晰了。

第四,签证航班都停了,影响我入学吗?

如果没有飞机飞去那个国家,当然是影响的。但这没办法,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如果是问,这种情况,学校会歧视中国学生不发中国学生的录取通知吗?我以我的经验来看是不会的。

首先,西方的大学(我这里只谈西方国家,如果你去埃及,我不清楚)普遍是 “左翼” 的,社会越歧视哪种人,大学会更慷慨地保护优待那个族群。尤其是,他们要避嫌,避免有歧视的嫌疑;

其次,无论中国多么紧张,在招生委员会那里,可能压根没感觉。

我之前在美国的时候,也有一段时间,机场厕所都贴了埃博拉的宣传。但其实只要没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看见了根本不记得;就算多看两眼,也根本不记得是哪个国家。

对于部分国家的招生委员会,目前可能也是这个状态。他们只要上班,可能还是按自己平日的标准判断,一般不会想多的,大家放心。

那最后,万一下了录取通知,没有签证航班呢?Defer(延迟)。

大部分的西方学校是可以平行推迟一个学期或一年入学的。不用紧张,只要学校要了你,你就有了与学校谈的筹码,礼貌一些,请求帮助,他们是很愿意帮助的。

延迟的这段时间还可以找找实习,提升提升自己。

总言之,留学申请确实是一个耗费精力金钱的过程,战线很长,难度不小,花钱又多,对哪个家庭来讲都不是小事。

但无论如何,申请学校,最后凭的还是申请人的实力,无论外界环境多么不利,提高自我实力永远是每个留学生要做的。

三、有关自己是否适合留学问题的建议

准留学生们最近闲暇在家,可能也会再想想选择留学的问题。

我想了下,大家所考虑的可能还是这几个方面。我在这里理一下思路,也供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的大家参考参考。

第一,了解自己选择的国家;

对于国家的选择,一定想清楚要的是什么。

哪个行业,哪个专业在哪个国家会有优势。比如艺术当然选欧洲比较合适;如果念计算机甚至可以选择阿联酋。

当然有些时候只是想要一个文凭,一段高质量的学习经历。那首推北美没话说。

这些一定要自己去查,包括就业政策,所在地有的人文环境,就业机会和真实的专业排名。不要所有交给中介完事儿。

第二,自己的能力在哪里;

年轻人野心勃勃很容易,但,留学的困难比想象中可能更难一些。而且有些不是在国内能想到的。

非常简单:如果雅思只有四个6,一群外国人站在你身边说英语,你就会紧张,心跳加速,甚至,流汗想哭。

久而久之处于这种状态下,会抑郁。就是这么简单。

这不是说你的英语水平不高,而是人到一个陌生语言环境中控制不住的心理变化。

我混留学圈久,遇到极端的例子(还是公费出国的可想还是很优秀的)说:“交换一年给她留下的心理阴影,回国五年了都没消除。”

这不是说留学不好,而是出了国面临的问题,在国内可能根本想不到。

面对未知的问题,要做好准备。其中一点就是,正确理性地认识自己。

从小到大真实情况,到底自己有多优秀,有哪些短板,有哪些长处。

留学不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还需要生活、交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立足。

第三,家庭能支持你到什么程度?

来自家庭的压力很多时候不是努力能够弥补的,来自家庭的支持也不是自己的能力可以取代的。

当然,已经成家、或博士之类不在这个范围。我在此讨论的是小留学生,尤其本科生。

家庭的支持不仅是经济的。还有,家里是否有人已出国,有经验,可以理解你,这点更重要。

想好这些再出发,有备无患。(完)



ps:盖饭招聘信息流平台国际新闻主编,工作地点北京武汉均可,要求有媒体或者自媒体新闻经验,有丰富国际知识,对中国用户的high点很敏感,有一定外语翻译能力(能纠正机翻的错误和改成中文表达),有敬业精神,新闻发生时能立刻爬起来组稿。待遇高于行业水准。同时招聘国际新闻大夜班主编一人,因为时差因素,优先考虑居住在美国或加拿大的应聘者。待遇从优。有兴趣可发简历至yiqijianada@qq.com。

推荐阅读(点击可看):

妻子感染,居家隔离的加拿大总理给三个娃做饭还要天天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