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据本人在知乎上的回答写成,有增补删改。)
广州号称“第三世界首都”,亚非拉人民在穗并不少。广州非洲裔人问题,更是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虽然,也有一些媒体和自媒体写过有关文章,但还是显得有些浅尝辄止。尤其是囿于媒体身份,不能谈太多主观感受。
因此,本文没有很强的论证色彩。但数据引用都给出了来源,希望能做到尽量真实客观。对于本人的主观感受,各位可多加评判。本文的目的,也在于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广州(及周边地区,尤其是佛山黄岐)的非裔问题。
无论如何,多了解情况,多看多听多想是好事。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与其自己吓自己,危言耸听,不如正视问题。(编者注:此文最早刊发于2018年,数据有些过时。)
01
—
广州非洲裔人多么
广州天桥上的非裔
数据各不相同。
官方数字(广州人大常委会),广州常住外国人8万左右,广交会期间近12万,非洲人(包括非黑肤色人,但我想比例不高)约1.1万。
2016年广州各口岸出入境外国人541万人次,仅次于京沪,其中入境269万人次(非洲人28.6万),出境272万人次(非洲人29万)。根据公安机关报告,2016年查处「三非」外国人(非法就业、入境、居留)占来穗外国人的0.11%,其中非洲人占两成。即不多于3000人是「三非」,其中非洲人不多于600人。
梁玉成教授是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执行主任,他很早就开始研究「广州非裔」问题,他预估在穗非裔人数(包括合法与非法)于2010年前后达到巅峰的5万人,随后下降。如今根据梁教授的估计,应不超过3万人。
同时,有学者认为2010年时合法居留非洲人为2.5万人(当时没有官方数据),而有人按西方「非法是合法的八倍」推算在穗非裔为20万。但梁教授认为中国国情特殊,西方国家警察对三非一般没有执法权,但中国警察权力较大,力度更严,八倍推算太夸张(所以他认为是5万)。同样,也有报道认为广州有30万非裔(见于日本媒体)。但同样没有给出数字来源,因而我认为不可信。
此外,2017年全国两会,来自天津的政协委员潘庆林提交了关于从严治理广东非裔群居问题的建议。他声称广东各方面统计有50万非裔(含合法非法),我没读过他的提案,也不知道他的数据来源。网上关于「50万」传言已久,2014年广东公安厅曾就此答复,指出广东每天非洲人(皆合法,包括持居留180天以上证件的常住与不持的临住,不含广交会期间)约2万人。
因此,我倾向于认为「50万」是一个谣传的数字,毫无根据。
综合看来,我比较倾向于梁教授的判断。即当前在穗合法常住非洲人1.1万,含非法不多于3万(实则很多非法的人去了佛山黄岐,因而在穗可能数量更少,不过虽然不同市,但广佛同城还是算进来好了)。至于这个数字多不多,那就见仁见智了,我认为很合理。当然,我支持对「三非」的打击,但也欢迎任何合法来穗的外国人。
02
—
广州非裔在哪
非裔在广州新白云机场
目的不同,聚集地也不同。
外资工作者,大多在天河、花都、黄埔、越秀、番禺等。求学者,大多在天河、海珠、番禺等。从商者,大多在越秀、荔湾、白云等。
2014年,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发布报告,指广州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非洲人聚集地,主要集中在小北、三元里、番禺、天河棠下和佛山黄岐五个片区。
小北临近广州火车站,拥有大量批发城和代办机构,离传统外国人聚居区建设马路一带(围绕最早的五星级宾馆花园酒店而成)很近。小北就是小非洲,是许多非洲人眼中在广州的聚集圣地。津巴布韦环境部长参观长隆,他女儿都要去小北逛街,长隆还专门派人安排了。直至今日,整治干净的宝汉直街一带依然是著名的「巧克力城」。
三元里主要也是围绕火车站做生意,番禺和棠下以居住为主。据我所知,也有一些非洲人近来开始住在海珠(新港路以南一带)。而佛山黄岐因临近广州,也是许多图便宜的非裔住处。但因为不属于广州,因此三非比例会高不少。此外,也有的三非住在城中村,相对比较难解决。
广州外国人的分居都比较成规律,有的会具体到国家。譬如天河北的高档住宅里,日本、韩国、泰国、印度比较多。帝景苑(不是珠江帝景)这样的高级楼盘里,经常听到日韩泰语。印度人更多到会庆祝印度教节日,专门跟物业申请过,在某个周末下午借用花园一侧搞活动。彩粉纷飞,让人以为在搞「color run」。又或者什么日本节日,有日料店请回一条蓝鳍金枪鱼,搞解体秀加放题餐。和谐共处,没什么不好的。
因此,要看到大量非裔,估计是越秀的火车站一带,番禺的祈福新村一带,还有天河棠下一带。当然,广州新白云机场的国际出发口也是一景。托运柜台有许多非洲人(尤其是胖大妈)身着彩服,头顶大包货物。
有的人妄想广州随处非裔,那是想多了。
03
—
广州非裔扰民么
越秀区麓景路幼儿园
我未曾与非裔比邻而居,或租过房子给非裔,所以不好答是否扰民。但据一些中介说,非裔还是很安分怕被赶走(尤其是合法的,广州的外国人聚居区租房一般要说明。譬如在建设路租房,中介一开始会帮忙跟房东沟通,好几位都会问是不是中国人。后来我们直接写了情况说明,开头就是「房东您好,我们是两名中国籍男子」)。因此,我认为扰民算不上。至于香水太浓或体味太盛,或许有,但我自己没经历过。但即便有,恐怕也算不上扰民。
日常生活方面,「非一代」你不去相关地方基本接触不到。他们有自己的餐厅、聚集地,去一些24小时的外国餐厅,深夜几乎坐满了外国人,偶有几个东亚面孔。在这些餐厅打工,基本要求会英语,或起码当值经理要讲的顺。在普通的食肆,除非是临近聚居区的大排档或便利店,否则也不多见。
一些特殊的如「回民饭店」(这就是餐厅的名字),这是一家市中心做清真粤菜的老字号,譬如叉烧用羊肉之类,喝茶还不错。这种地方会看到非裔(包括其余非东亚面孔的穆斯林),但侍应也都见怪不怪了。
我本人在餐饮上很开放,时不时会去吃一些中东或新疆餐厅,非洲餐厅也去过。这些餐厅里中国人(除开新疆西北等地)并不多,但大家也不会看我怎样。有的地方除了我和侍应,基本上没有东亚面孔,连经理和大厨都是外国人。然后大家在露天花园里抽水烟喝酸奶果汁,吃点烤饼烤串,没什么不好。
我此前曾在太和岗一家我喜欢的新疆餐厅(黄花岗烈士陵园旁,近淘金,现已结业)吃饭,里间被包场了,据来自喀什的经理说要搞什么非洲同学会。许多二三十岁的非裔(肤色颇深,应是撒哈拉以南)西装革履出入,其中有一位明显腰腿骨架畸变的残障人士,但大家并无侧目。小曲悠扬,高谈阔论。我挺高兴的,这样的景象也是我热爱广州的原因之一。
至于「非二代」,即非裔的纯血或混血后代。在一些私立学校会有,临近聚居区的公立学校也不少。譬如,麓景路(近小北)的幼儿园就很多非裔孩子。大家玩的很开心,老师也有经验。
说起来,我有一次在越华路的7-11(广州越秀老城区,临近省财政厅和市中级法院,很多骑楼,老广州地方)。看到三个六七岁的小孩,非裔小男生跟旁边的日韩模样小男生讲普通话,然后跟另一位金发碧眼的白人小男生讲粤语。三个人喝着维他柠檬茶(港版),愉快地谈笑风生。我当时特别感慨,这才是我想要广州成为的「国际大都市」嘛。
因此,除非特定场合,平时基本见不到非裔。因为饮食习惯与作息不同,估计一般人接触也不多。但融合得挺好的,很多「非二代」的粤语或普通话都很好,甚至有的湖南或湖北的话说的都很好(因为保姆很多源自这些省份)。至于脑补什么投怀送抱,认为混血就是「亡国灭种」,那就是太狭隘的民族主义了。
04
—
广州非裔犯罪与冲突多么
在广州「巧克力城」宝汉直街的非裔
官方通报还好,个人感受与接触也不多。还是那句话,多不多是主观感受,见仁见智。当然,对犯罪肯定要坚决打击。
一般的治安问题,譬如抢劫、强奸等,无论是官方数字还是我所知研究该问题的有关老师的评价,都不多(虽然的确存在,而这些都比较容易撩拨公众神经,尤其是强奸)。除了「三非」,广州外国人(不仅仅是非裔)违法犯罪主要集中于两点:交通问题和贩毒问题。
交通问题好理解,横穿马路之类。其实广州很少有马路难以穿行的,市区天桥很多,所以经过常年教育(严格执法,外国人族群内部教育)好不少了。
至于贩毒则是大问题,但绝非集中于非裔。十几年前,广东的毒品市场落后于国际,因此需要大量外带毒品,当时打击重点在广州、东莞、深圳一带。后来广东的毒品市场与国际同步,甚至研制出新毒品,因而也开始出现转移。很多人知道海陆丰制毒村,这就是转移后的结果。对毒品我支持大力打击,坚决禁止。外国人的毒品犯罪,一般不涉及分销,主要是运毒藏毒问题。
然而,贩毒集团的确存在,尤其是某个在广州人数最多的非洲国家(因为我没有实据,因此不好点名)。虽然国际法上有分属人还是属地原则,但一般出事了被抓起来,使领馆还是要去交涉。不交涉一般是惹不起,或本国国力太弱导致。这一点全世界都如此,中国人在外犯罪,使领馆也会有相关动作。然而该国对贩毒问题处理不力,但每次本国人被抓了之后,总领馆也去跟司法机构交涉,生出不少问题来。
还有更多的,就是诱骗中国人(尤其是年轻女子)进行运毒藏毒。这些女子并不是堕落风尘者,往往是出身低微希望改变自身命运,做点外贸生意之类。一来二去,容易被利用。这些都是阳光下的罪恶,我们不能忽视。
至于日常冲突,问题不大。虽然不是每个非洲国家都有驻穗领馆,但非洲人喜欢聚居,他们会有当地领袖,有的会被总领馆任命为「民间大使」。实则是一种源自部落的称呼,理解为在外的当地华商领袖,总领馆给了一个「名誉参赞」这种称号就好。有什么事,找他们一说就方便多了,他们有自己的消息网络,得到这些人的背书也很重要。何况现在广州公安局除了在一些派出所招聘外语人才,还要求「全警涉外」,警务英语培训等也跟上了。所以,群体性事件、警民冲突不太可能发生。
几年前,有个非裔打的一下车就发病口吐白沫,后来死了(不知道是否涉毒)。光天化日,又在小北,众目睽睽,肯定马上传什么的都有。中午发生的,公安局一调查,找当地领袖一说。领袖和总领馆的人再一发消息,下午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应该说,执法虽严,但广州当局在非洲人眼中是有公信力的,因此问题并不严重。
当然,也有人会指出存在过广州非裔围攻公安局(派出所)的情况。的确有,但大多在2010年以前。此前指出,当时非裔入境是一个巅峰,广州警方对此的应对也不足。许多时候,会出现查护照然后该人逃避,结果不小心摔死之类的情况。大家不明就里,自然群情激奋。因此,警方才摸索出一套治理办法。
我认为不能以此说明广州警方不力,这都是历史的进程。如同广州当年应对了「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的人流,火车站乱七八糟,恶名远扬。实际上,近年来治理很有成效,火车站起码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不少地方的火车站治理并不如广州。因此,广州先遇到问题,没有经验,吃过苦头,为后人打下基础。这不就是「敢为天下先」么,只要现在能做好就对了。
05
—
广州非裔会被同化么
非裔在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天主教)活动
差距很大,被影响有可能,但无论同化我们还是我们同化他们,都不太可能。
吃的不同,说的不同,对方国家的经济社会水平又不如我们。别说非裔了,广州穆斯林那么多(国内的、中东北非的、中亚的、东南亚和南亚的,约3万),也不见我们被同化。粤菜那么好吃,你不让吃猪肉说什么都没用。倒是我们乐意同化别人,不是有回民饭店么,叉烧包吃不了可以吃羊叉包啊。
对于非裔或外国人,广州的本地文化早就见怪不怪了。要记住,这应是中国唯一一个基本没有停止过对外交流的地方,哪怕「闭关锁国」,也有我们「一口通商」,毛时代还有广交会呢。两千多年了,虽然底色是农业的儒家文明,对汉文明也认同,但广州有深厚的商贸传统。
唐朝一个印度商人(一说使者)死于此,归葬于此。因行善受人敬仰,建祠于南海神庙,获封「黑面神」。其生日就变为「波罗诞」,是南海神庙的重要节日,影响极大,时至今日。按儒家伦理,这肯定是「淫祠」了,但我们照过。所以,广州在中原汉文明以外,也有些别的色彩。
网上有些人为非裔问题急跳脚,一看就是没来过也不了解广州的。非裔走到我们的街上,非裔开餐厅吃饭,非裔顶着大包小包,非裔孩子上学,这些有什么不好的?何况将心比心,很多人抱着求财的梦来,跟当年华人去西方也没区别。别人歧视华人不好,我们现在反而歧视别人了?不犯法,守规矩,尊重本土文化,我们都欢迎。对外国人这样,对本国人也一样。如果能融入当然更好了,一个有主体文化的地方没那么容易被同化,他们给我们增添不一样的风景也很好。岭南有别于中原,不也正因于此么。
当然,还有人把非裔问题跟某个宗教关联在一起。认为,非裔越来越多了,就会像某个宗教一样产生更多麻烦。
首先,我相信我作为一个研习过阿拉伯语和有关经典的人,我对该宗教的认知应当是平均水平以上。其次,宗教的问题在于提供一整套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确容易形成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但种族、肤色、血统,并不完全跟这一点相关。一个混血儿,他的身份认同来自于文化认同,而东亚儒家文明在面对非洲地区的文明上,具有一定优势。
一个人肤色黑些,但能为李白杜甫而骄傲,为唐诗宋词而感动,是一件好事。来自浙江的排球运动员丁慧,他父亲是南非人,母亲是杭州人,本人是中国公民。他跟母亲长大,在杭州成长,各方面都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认同东亚文明(华夏文明)。我认为这是好事,兼容并蓄,而非摇着狭隘民族主义的臭旗来攻击他人。
总而言之,非裔目前的数量与占比,中国国籍获取的困难度,以及东亚文明本身的影响力,决定了远不及讨论「非裔影响我们,还是我们影响非裔」的问题。我支持当局采取更妥当的管制措施,也支持对犯罪行为的有力打击,但仅此而已。所有讨论广州非裔如何如何的帖子,大多都是杞人忧天,或一叶障目,或发泄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而已。
在广州街头士多铺(小卖部)的非裔
写这篇文章,只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尽量真切而理性地介绍广州的非裔问题。这不仅仅关乎广州一城一地的形象,也关乎在崛起中的中国,如何对待其他国家。
2018年的狗年春晚上,有一个表现中非友好的节目引发巨大争议。虽然官方定调绝无种族歧视与固化印象问题,但实际上还是让很多人不舒服。这种争议,实则也是中国人在面临自身经济水平上升后,如何面对世界的焦虑。对比我们发达的地区,可能还是以仰慕借鉴为主,但少了一丝盲目的鼓吹。但对不如我们的地区,又当如何自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晚清以来,中国人习惯的天下观被纳入了民族国家的国际秩序中,造成了种种不适。而当中国重新成长为一个全球举足轻重的力量时,留有「团结第三世界国家」记忆的许多人,却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真正的「第三世界」了。
这是一个民族心理重建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回响。
(注:图片皆自网络,文章原创。若有不妥,或须转载,烦请联系。)
盖饭内容工场招聘
招聘岗位:白班与夜班国际新闻编辑主编,高级编辑,编辑,兼职编辑,特约记者。
工作地点:北京武汉海外均可。
岗位要求:有一定媒体或者自媒体新闻经验,有丰富国际知识,对中国用户的high点很敏感,有一定外语翻译能力,能纠正机翻的错误和改成流畅的中文表达。有敬业精神,新闻发生时能立刻爬起来组稿。类似川粉和小粉红只要立场不要事实的,以极端、(某方面)原教旨主义、洁癖自称的请勿应聘。夜班岗位,因为时差因素,优先考虑居住在美国或加拿大的应聘者,欢迎留学生兼职。
岗位待遇:高于行业平均水准,注意薪酬均以人民币发放。
有兴趣可发简历至yiqijianada@qq.com。
推荐阅读(点击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