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陕西榆林产妇自杀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掀起了一股关于女性分娩的讨论。在国内,很多怀孕的女性在分娩的时候即使疼痛难忍也无可奈何,总觉得生孩子“疼也得忍着”。但在加拿大,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本文的作者是一名头胎在中国分娩,第二胎在加拿大分娩的妈妈。两次不一样的经历,让她对无痛分娩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加拿大的医疗体系在女性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管理到底是怎样的吧。
生孩子真的很疼,在国内生老大时,我和很多产妇一样,觉得疼也得忍着,不然没别的办法。当时有些姐妹选择剖腹产,就是为了避免产前的阵痛,可是后来发现,手术之后一样得忍受刀口、宫缩的疼痛,而且更难——因为还得喂奶。
总之,生孩子,疼无可避免。
所以在加拿大生老二的时候,我就不断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疼也要忍着,不能喊,要保持中国妈妈的良好形象。
但是这种心理建议没太派上用场。
按照预约好的时间,来到医院产科,护士就把我领到一间单独的房间里。有一张病床,有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吸氧系统等各种医疗设备,角落里还有一间小小的卫生间。护士告诉我,今天我就在这儿生了。
What?不是像国内那样,先在待产室躺几个小时,等马上要生的时候,产妇再自己爬下床,走到产房去?
于是,在整个待产期间,我一直躺在床上,护士过15分钟来看一次,有情况了就会叫医生。病床扶手上拴着紧急呼叫的按钮,产妇有任何情况,也可以随时呼叫医护人员。
产程后半段,越来越难受,护士跟我说,如果觉得疼得忍不住了,就告诉她,她会给我注射镇痛的药物。我开始还笑着摇摇头,说谢谢不用。又忍了一阵子,当护士第三次来问我需不需要镇痛药时,我坚决地点了点头。
可惜刚注射完镇痛药,我的产程就进入到冲刺阶段了。房间里一下子进来了三四位医生,我躺的病床下半部分被抽掉,换成了一个小操作台。医生站在操作台前,等着接宝宝,两名护士一左一右扶着我的胳膊,帮我使劲儿。
很快,宝宝顺利娩出,剩下一位老医生帮我缝合处理伤口。
整个生产过程,感觉特别难受的时间大概也就5-10分钟。记得生老大时,我已经算比较顺利的产妇,上衣依然被疼出的汗全部浸湿了。但是这一次,几乎没出什么汗,就把孩子生了。
产后的疼痛管理
从产房回到病房后,护士依然会过一会儿就来看看,询问一下感受,顺带聊聊天儿,让产妇心情可以放松很多。
而且,护士每天都会问我,需不需要止疼药,还不止一次的提醒我,我应该吃点止疼药。
生过孩子的妈妈都知道,即使是顺产,刚生完孩子的一两天行动也很困难,一是身体虚弱,二是产道的伤口很疼。
但是中国妈妈都很坚强,觉得忍受这种痛苦就是生孩子必须的过程,忍几天就好了。而且,还要哺乳,怎么能吃药呢?
所以,直到出院,我都没有领护士的情,吃止疼药。
出院前,负责我的产科医生专门来祝贺并叮嘱注意事项,然后给我了一张处方,说开了一些止疼药,如果我需要,就到药店去买。
我当时还觉得医生多此一举。我生孩子都没用止痛,还担心我回家了疼的受不了?出院时我刚生完孩子不到48小时,走路还有些不利落——步子迈大了伤口依然会疼。老公提着婴儿提篮,老妈掺着我,小心翼翼地走出医院。
门口遇到一个老外妈妈,一手提着婴儿提篮,一手拿杯咖啡。看提篮里婴儿的大小,跟我的宝宝差不多。这位妈妈神采奕奕,走路完全就是一个正常人。我看了好生羡慕,觉得老外的体质就是比中国人好。
回家后第二天,我就发烧了,于是想到医生给开的止疼药。一般止疼药都有退烧作用,就去医院买了一些回来吃。
吃完药,烧退了,伤口也不疼了,我觉得自己浑身都轻松起来了。人也神采奕奕,走路也完全是正常人了,心情大好,什么产后抑郁症都跑到后脑勺儿去啦。
这时,我才知道,为什么护士总是问我要不要吃止疼药了。生孩子的经历让我对国外的“疼痛管理”有了更多的认识。不要忍受可以避免的痛苦,要让自己的生活有质量,这恐怕是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医生和病人都还没有认识到的。
(备注:给产妇吃的止疼药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中,属于对婴儿和哺乳期妈妈安全的药物,但在加拿大属于处方药,所以一定要按医嘱购买和服用。)
本文系加拿大必读读者投稿
进群交流加拿大的生活吧!
欢迎扫码添加加拿大必读小编微信,加上后回复进群暗号“我要来”,小编就会把你拉进我们的微信交流群。在群里我们一起探讨加拿大的留学、移民、生活等各方面情况!
你还可以关注这些:
-
欢迎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号(yiqijianada)交流!
-
移民感悟、留学思考欢迎投稿,征稿邮箱yiqijianada@qq.com,有稿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