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经济学人:美国芯片制造业的复兴有多真实?

经济学人的分析指出,要评估拜登通近的芯片法案对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影响,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美国芯片制造商的收入,占全球半导体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些公司设计世界上最精密的微处理器,为大多数智能手机、数据中心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动力。

但无论是美国公司还是亚洲合同制造商,都不在美国生产尖端芯片。鉴于芯片对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以及在人工智能时代对作战的核心作用,拜登于 2022 年 8 月 9 日签署了《芯片法案》,这是一项价值 500 亿美元的一揽子补贴、税收减免和其他优惠措施,旨在将先进芯片制造业带回美国。

从表面上看,这项法律似乎正在产生影响。自 2020 年首次提出以来,芯片制造商已宣布在美国投资超过 2000 亿美元。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到 2025 年,美国芯片工厂(行话叫晶圆厂)将生产全球 18% 的尖端芯片。

韩国三星正在德克萨斯州投资 170 亿美元。美国芯片制造冠军英特尔公司将斥资 400 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和俄亥俄州建造四座晶圆厂。在《芯片法案》迎来一周岁生日之际,在政府准备开始发放资金之际,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都视之为胜利。

然而,宣称任何胜利都可能为时过早。与亚洲的工厂相比,美国正在建设的尖端工厂建造速度慢、运营成本高、规模小。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芯片制造商在美国掀起投资狂潮之时,需求似乎正在降温,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

这可能会影响这个行业的长期盈利能力。


据智囊团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估计,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企业建立新工厂大约需要 650 天。而在美国,制造商必须遵守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各种法规,这使得平均建设时间延长到 900 天。建设成本约占新建工厂资本支出的一半,美国的建设成本比亚洲高出 40%。

芯片法案的优惠政策可以抵消部分额外成本。但美国的年度运营费用仍比亚洲高出 30%,部分原因是美国工人的工资较高,如果能找到这些工人的话。

7 月份,由于找不到足够的有半导体行业经验的工人,台积电将其在亚利桑那州的第一个工厂的投产时间推迟了一年,到 2025 年。

计划中的美国项目规模较小,进一步削弱了经济效益。晶圆厂生产的芯片越多,单位成本就越低。在亚利桑那州,半导体公司计划每月生产 50,000 片晶圆,相当于两个 “超大型晶圆厂”。

在台湾,台积电有四个 “千兆晶圆厂”,每个月至少生产 10 万片晶圆(此外还有许多超大晶圆厂)。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曾警告说,美国制造的芯片将更加昂贵。

台积电现任首席执行官魏哲家暗示,公司将消化这些更高的成本。他有能力这样做,因为台积电将继续在台湾而不是在美国,以更低廉的价格生产大部分芯片。三星公司也是如此,将把近 90% 的资本预算花在国内。就连英特尔在国外工厂的投资也超过了美国工厂)。

因此,如果所有计划中的投资都能实现,美国生产的尖端芯片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三分之一。苹果公司将继续从台湾采购用于其 iPhone 手机的高端处理器。美国新生的电子工业综合体也很可能如此。

这项法律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接受国家援助的芯片公司将被禁止在中国大陆扩大生产能力。除了压制了拥有大量中国客户的台积电和三星等公司在美国工厂进行更多投资的愿望外,这些规定还促使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商投资生产不那么花哨的半导体产品。人们希望老一代芯片能以数量来做一些少量高级芯片能做的事情。

行业研究机构SEMI的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生产了约五分之一的 “非前沿技术 “芯片,这些芯片被应用于从洗衣机到汽车和飞机的各个领域。到 2025 年,中国将生产超过三分之一的芯片。今年 7 月,荷兰非前沿技术芯片制造商NXP半导体公司警告说,中国企业的供应将给价格带来下行压力。

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损害成本较高的西方生产商,甚至造成一些企业倒闭。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在 7 月份承认,中国在非前沿技术芯片上的发力, “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最难预测的是,芯片法案对半导体行业繁荣与萧条周期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芯片制造商会在需求上升时提高产能。而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大流行病时期的芯片短缺已被供应过剩所取代,现在消费者对数码产品的贪得无厌似乎终究得到了满足。

在截至 6 月份的三个月里,英特尔的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5%。三星将收入和利润下降归咎于芯片供应过剩。英特尔的股价只有 2021 年初近期峰值时的一半。

芯片高管们指出,他们所在行业的前景依然乐观。

他们可能说对了,需求一定会在某个时候复苏。然而,”库存调整”(通俗地说,就是减少供过于求)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而当库存最终得到调整时,出现的业务可能就不那么有利可图了。

自 2021 年初以来,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已损失了其总市值的三分之一,近 5 万亿美元。要正确评估芯片法案对美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可能还需要几年,但是明显投资者已经先下手为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