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市简报
美国股市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以跌势收官,主要股指创2008年以来最糟糕年度表现。截至上周五收盘,标普500指数下跌0.25%,道指跌0.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1%。中概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金龙指数跌1%。
纵观全年,2022年美股是近期历史上市场表现最差的一年,股市和债市双双下跌,标普500指数今年下跌了19%,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最糟糕的一年。
1月3日,同时也是2023年首个交易日,A股放量大涨,迎来开门红。截至收盘,沪指涨0.88%,重回3100点,深成指涨0.92%,创业板指涨0.41%。港股行情全天低开高走,市场呈涨多跌少态势。截至下午收盘,香港恒生指数收涨1.84%,恒生科技指数收涨2.53%。
二、市场热点一览
1、新年前夕,12月31日晚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央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23年新年贺词。习近平表示,“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大家都在坚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头。”
2、12月30日,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接替王毅,为新任外交部长。王毅则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当地时间1月1日,秦刚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推特上发文,证实二人进行了通话。
3、据路透社报道,上周五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视频会晤,习近平告诉普京通往乌克兰和平谈判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中国将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其“客观公正的立场”。
4、据财新网消息,1月3日公布的2022年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9.0,低于11月0.4个百分点,降至近三个月来最低。这一走势与日前公布的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12月制造业PMI下降1.0个百分点至47.0,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
5、中国指数研究院(CIA)1月1日发布的的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100个城市的房价连续第六个月下降。这反映了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但在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上升的情况下,需求持续疲软。
6、上周五,中国证监会发文,推进富途控股、老虎证券非法跨境展业整治工作,整改要求提到,依法取缔富途控股、老虎证券增量非法业务活动。禁止招揽境内投资者及发展境内新客户、开立新账户。
7、随着元旦假期人员流动增加,各地感染病例也在激增。1月3日,中国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1月健康风险提示”,近期浙江省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日增约百万,预计1月疫情将进入高峰平台期。
同日,中国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8、据中国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2023年元旦档(12月31日-1月2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5.53亿元,同比下降45.84%,这是自2016年以来同档期票房最差成绩。
9、1月3日,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较上年同期均有小幅增长,并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三、四成。
10、2022年最后一个月的收官之战,谁是中国新能源新车行业的销量冠军在近日揭晓。根据各个车企公布的数据,比亚迪股份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3.52万辆,同比增长150%。赛力斯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6643辆,同比增长170.62%。小鹏汽车12月总交付11,292台,环比增长94%。蔚来12月交付新车15815台,同比增长50.8%,环比增加1637台。理想汽车12月共交付新车21233辆,同比增长50.7%。
11、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于1月1日晚间,在公司内部发出了一封《致全体恒大人的一封家书》。许家印总结了恒大集团去年一年的表现,并在信中表示,“2023年是恒大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千方百计保交楼的关键年……我们一定能完成保交楼任务,一定能偿还各种债务、化解风险,一定能开启涅槃重生的新篇章。”
12、1月3日,路透社看到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特斯拉公司中国区总裁朱晓彤获得提拔,将负责特斯拉的美国装配厂以及北美和欧洲的销售业务。
另据报道,因为特斯拉虚假宣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决定对特斯拉公司罚款28.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39万元)。
【投资风向标】
亚洲股市在经历了动荡的一年,市值蒸发近5万亿美元后,投资者们对亚洲股市出现转机期望越来越大。因为他们预计去年的面临的一些问题,在2023年将成为推动股市上涨的利好因素。
彭博社分析,中国全面重新开放和美联储紧缩周期的放缓,将成为MSCI亚太指数从2008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中反弹的关键推动因素。总体而言,投资者预期亚洲的表现将超过美国。
彭博社总结了以下可能决定2023年亚洲股市走势的五大因素:
1、中国的经济复苏
亚洲最大经济体的反弹将是推动整个地区利润增长的关键。但市场复苏的力度将取决于中国的新冠疫情如何发展,人们对全球供应链中断的担忧正日益加剧。农历新年假期也可能刺激感染率进一步增加。
咨询公司Asymmetric的策略师阿米尔·安瓦尔扎德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至少在2023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蔓延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消费和经济增长。”
随后的经济复苏也可能意味着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和通胀上升,使全球央行的利率路径复杂化。
人们将密切关注包括3月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内的政治事件,以寻找有关更有利于增长的政策的线索。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的前景依然黯淡,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政策支持,但中国股市已接近技术性熊市。
2、美元的下跌
在去年大部分时间里,强势的美元令亚洲股市承压,那些大量以美元借款的企业和进口商感受到了更大的痛苦。MSCI亚太指数在2022年下跌了19%,抹去了成分股公司5万亿美元的市值。
随着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将不再那么强硬的预期不断增强,这种压力已开始缓解,使得彭博美元指数自9月份以来有所下降。
在2022年从中国以外的亚洲新兴市场股市撤出近600亿美元后,外国投资者可能会返回。这是彭博社自2010年开始编制年度数据以来最大的资金流出。
3、芯片行业
韩国和台湾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包括三星电子和台积电。由于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减弱,借款成本上升,科技股受到打击,这两大市场经历了糟糕的一年。
投资者正在关注盈利和资本支出削减的悲观信号,许多人预计2023年下半年将出现转机。
但拜登政府为遏制中国政府科技野心的举措,可能会影响台积电以及亚洲其他芯片制造商和设备制造商的业务,同时美国正试图让其他国家参与到其芯片本土化的努力中。中国政府对半导体行业的支持应该会对冲一些坏消息。
4、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尽管许多因素都预示着未来一年将会更好,但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升级的情况下,投资者在保持乐观的同时也不敢掉以轻心。
中美关系似乎已出现好转,但在台湾地位问题上的分歧,以及围绕审计纠纷的不确定性,使看涨中国的乐观情绪受到抑制。
分析人士表示,地缘政治风险是影响MSCI中国指数估值的因素之一,该指数低于与全球同行的平均历史差距。
5、鹰派的日本央行
12月,日本央行出人意料地将债券收益率上限提高了一倍,引发了市场对日本央行进一步采取鹰派立场的预期。这可能会提振日元,并给日本的科技和汽车制造商等出口商带来压力。
日本股市的表现将影响MSCI亚洲指数,这一指数将日本股票作为最大的组成部分,权重为32%。
考虑到日本企业和个人是海外资产的主要买家,而日元是重要的全球融资货币,日本央行的任何进一步转变都会对日本和亚洲以外的地区产生影响。
三、重点资讯解读
近日,《金融时报》发文评论称,随着中国新冠感染死亡人数增加,习近平政府的信誉正在受到重创。
当新冠病毒在12月席卷中国时,习近平作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领导人,却对人们正面临的健康危机,大多保持沉默。
在周六晚间发表的2023年新年贺词讲话中,这位自毛泽东以来最强大的中国领导人,终于发出了团结的呼吁,同时为他对新冠疫情的处理进行辩解。
他说:”自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地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习近平还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大家都在坚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头。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
专家分析,中国共产党正在试图淡化和转移民众对习近平决定放开疫情限制后,引发健康危机的注意力,这反映了他在国内外的信誉受到了损害,给他刚开始的第三个执政任期蒙上了阴影。
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政治专家林伟利说:“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习近平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的威望和权威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他声称中国的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现在受到了严重质疑。”
在周六发表新年贺词之前,习近平没有直接谈及过去三周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的新冠感染率屡创新纪录,全国各地的医院和火葬场,充斥着病人和逝者。但上周五,中国官方报告说,前一天只有一个新冠死亡病例,12月31日也只有一起新增死亡病例,而模型预测表明今年冬天的病毒潮将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感染数据方面,各地自己发布的数据也与中央公布的数据相差甚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六报告了5138例官方确诊的新增新冠病例。但广州周日报告的数据显示,最近每日新增感染约为6万;浙江今日报告称,最近新冠感染人数日增约百万。
国家宣传机构,对民众面临的苦难不作任何解释。林伟利说,对于之前声称战胜大流行病的习近平来说,一个特别大的麻烦是,“不仅普通人,不仅弱势阶层,甚至是高级干部、他们的父母和退休的高级干部,都感受到了这种伤害。”
尽管中国对公众异议有严格舆论管控,但中国审查人员还是需要努力阻止社交媒体上的投诉潮。大多数人关注的是,在重新开放之前,中国资源稀缺的医疗系统为何缺乏预警或准备。
“如果在年底开放,那么今年这么多城市关闭三个月的原因是什么?”一位社交媒体用户说,“为什么选择在病毒最活跃、人民免疫系统最弱的冬季开放?”
首尔延世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约翰·德鲁里说,党的领导层至少面临着一个“表述问题”,即“他们如何向公众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认为,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下降,正在给政府公信力造成一些严重的损害。人们可能不会看到直接影响。但公众在评估政府能力时,会想到政府在应对疫情时是怎么做的。
德鲁里说:“这是习近平第三任期最糟糕的开始。毫无疑问,这对他的地位有影响。”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认为,中国清零政策的政治遗产,包括建立、持续时间和宽松程度,将削弱对习近平决策的信心。
她说:“争议最大的问题是,开放的最佳时机以及政府应该做的准备”,“核心不是习近平是否因为改变了动态清零政策而失去了可信度。相反,问题是,如果改变政策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他没有为后果做好准备?”
布鲁金斯学会智囊团的中国国内政治专家授戴安娜·付说,习近平的转向可能来得太晚,无法挽回他在公民眼中的声誉。
她说,“一方面,这种政策的逆转可能证明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政治体制仍然具有适应性,并对其公民的呼声作出回应。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最高领导人所拥有的惊人程度的自由裁量权。14亿公民的生活,取决于习近平和他的顾问们对何时关闭和何时开放国家的决定。”
现在,习近平政府在疫情管理方面塑造的成功形象,在国际舞台上正面临严峻考验。许多国家对中国旅客实施了一定的防疫限制措施,比如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提供新冠检测阴性证明。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今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将针对不同的情况,本着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